稳定币是如何保持“稳定”的?这是一个触及稳定币核心机制的问题。稳定币并非魔法,它们通过不同的抵押机制和算法规则来维持其价值与锚定资产(如美元)的稳定性。
主要有三种模型,其稳定机制、优缺点和风险对比如下图所示:
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这三种主要的稳定币机制。
1. 法币抵押型(Fiat-Collateralized) – 最常见
这是最简单、最直接的模式,原理类似于早期的纸币金本位制。
-
如何运作?
-
一个中央发行机构(如Tether公司)在其银行账户中存入足额的法定货币(比如1亿美元)作为储备金。
-
然后,该机构按1:1的比例在区块链上发行相应数量的稳定币(比如1亿个USDT)。
-
用户随时可以用1个USDT向发行机构兑换回1美元(通常有手续费和最低限额)。
-
-
如何保持稳定?
-
套利机制:如果市场价跌到0.98美元,套利者会买入便宜的USDT,然后向发行方兑换成1美元,赚取0.02美元的利润。这个购买行为会推高市场价格,使其回归1美元。反之,如果涨到1.02美元,套利者会用1美元向发行方购买1个USDT,然后在市场卖出,赚取差价,从而压低价格。
-
信任:稳定性完全依赖于用户相信发行方确实持有足额、且高质量的储备金。
-
-
主要风险:
-
中心化风险:你需要信任发行机构。如果它挪用储备金、投资失败或银行倒闭,稳定币就会失去支撑。
-
透明度风险:储备金是否真的足额、由什么构成(是现金还是商业票据?)一直备受争议和监管审查。
-
-
代表:USDT(泰达币), USDC, BUSD。
2. 加密货币抵押型(Crypto-Collateralized) – 去中心化
这种模式为了解决中心化问题,但引入了更复杂的机制。
-
如何运作?
-
用户将其他加密货币(如ETH、BTC)作为抵押物锁定在一个智能合约中。
-
由于抵押物(加密货币)本身价格波动大,系统要求超额抵押(通常是150%甚至200%)。例如,要生成价值100美元的DAI,你需要锁定价值150美元的ETH。
-
这样即使ETH价格下跌,抵押物的价值仍然能够覆盖生成的DAI的价值。
-
-
如何保持稳定?
-
套利机制:与法币抵押型类似,用户可以通过铸造和赎回DAI进行套利。
-
清算机制:如果抵押物的价值跌至接近临界点(比如跌到110%),智能合约会自动清算(卖出) 部分抵押物以回购并销毁DAI,确保系统始终有足额抵押。清算惩罚会激励用户自行管理抵押头寸。
-
利率调整:通过调整铸造DAI的“稳定费”利率来调节市场供需。
-
-
主要风险:
-
清算风险:在黑天鹅事件中,抵押物价格急速暴跌,可能导致清算来不及完成,造成系统坏账。
-
智能合约风险:代码可能存在漏洞而被黑客利用。
-
复杂性:对普通用户来说理解门槛较高。
-
-
代表:DAI(由MakerDAO协议发行)是其中最成功的代表。
3. 算法稳定币(Algorithmic) – 实验性(高风险)
这是一种最“纯粹”也最危险的模式,它试图不依赖或仅部分依赖实际抵押品,而是通过算法和经济学模型来维持稳定。
-
如何运作?
它通常涉及两个代币:-
稳定币本身(旨在锚定1美元)。
-
治理代币或权益代币(吸收波动性并提供激励)。
-
-
如何保持稳定?(以双代币模型为例)
-
当价格 > 1美元时:系统算法会增发稳定币,鼓励人们将稳定币卖出以获利,从而增加供应、降低价格。
-
当价格 < 1美元时:系统鼓励用户以折扣价(比如0.95美元)购买稳定币,然后可以用它赎回价值1美元的系统资产(如治理代币)。这个过程会销毁稳定币,减少供应、提高价格。
-
-
主要风险:
-
死亡螺旋:这是最致命的风险。如果市场失去信心,稳定币价格跌破1美元,人们需要购买并销毁稳定币来套利,但这会增发更多治理代币并抛售,导致治理代币价格崩溃,从而让套利失去吸引力,整个机制失灵。UST的崩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-
完全依赖信心:这种模式没有实质性抵押品支撑,完全依赖于市场参与者对算法模型的持续信心,非常脆弱。
-
-
代表:失败的案例:UST (TerraUSD)。目前真正的算法稳定币仍在探索中,风险极高。
总结
类型 | 抵押物 | 核心机制 | 优点 | 缺点 | 代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法币抵押型 | 美元等法币 | 中心化托管、1:1兑换、套利 | 简单、高效 | 中心化、需信任、不透明 | USDT, USDC |
加密货币抵押型 | 超额加密资产 | 智能合约、超额抵押、清算 | 去中心化、透明 | 复杂、有清算风险 | DAI |
算法稳定币 | 无或很少 | 算法控制供需、双代币模型 | 去中心化、资本效率高 | 极高风险、脆弱、易死亡螺旋 | UST(已崩溃) |
没有任何一种稳定币是绝对稳定的,它们只是在不同的风险模型下追求稳定。选择哪种稳定币,取决于你更担心中心化机构的风险,还是更担心区块链代码和市场的风险。